大魏第一武卒 第227章 心眼

();

和薛云柳何猜测的一样。

迟迟未能攻下两府后,东海城毫不犹豫采取了刺杀的手段。

尽管张实程巡两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早有这方面的防备,但是东海城的刺杀实在防不胜防。

最终张实不幸遇刺身亡,程巡反倒侥幸活了下来。

张实死后,他所镇守的卫丘府都不可避免陷入了混乱。

幸亏副将及时稳住了局面才抵挡住了东海城趁机发起的猛攻。

但明眼人心里都清楚,失去张实这个主心骨后,卫丘府的陷落都是迟早的问题。

一旦卫丘府失陷,接下来危险的便是泰河府。

然而就在东海城志得意满之际。

河阳府突然联合锁龙关的京城叛军,共同出动了五万步骑杀向了泰河府的东海城大军。

得知这个消息后,东海城第一时间便主动向北境的薛云进行了求援。

因为东海城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支援泰河府,卫丘府外的大军更是轻易调动不得。

毕竟眼看卫丘府都要拿下了,这时候抽调去支援泰河府,万一让卫丘府缓过气来。

最后真是煮熟的鸭子都要飞走了。

求助北境也是东海城无可奈何的唯一选择,为此他们都不惜答应下了薛云所有出兵的条件。

为了赶在河阳府与京城叛军联军之前抵达泰河府。

薛云和东海城使者谈好条件后立马下达了动员集结令。

人是当天集合的,第二天上万骑兵只携带十天干粮便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幽都府。

因为东海城会负担大军的粮草物资供应。

所以薛云才能如此轻装简从火速赶往支援。

“终于又重新踏上了中原这片土地。”

当薛云率军经由广顺关正式进入中原后,回想起上次不太愉快的勤王经历,他都忍不住轻声感叹了起来。

土地肥沃广袤的中原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
谁能占据中原谁就能具备问鼎天下的资格。

但如果没有一定实力便想要争夺中原的话无异于自取灭亡。

难道薛云不馋中原吗?

他当然馋。

奈何受限于自身实力,中原于他而言便是一块有毒的肥肉,只能看不能吃。

至少现阶段不能吃。

“大人,我们要抓紧时间赶路了,刚刚斥候传来消息,河阳府联军已经距离泰河府不到三百里了。”

余贵不合时宜地前来禀报道。

“我知道了。”

薛云神色平静地摆了摆手,哪怕他们现在距离泰河府足有五百多里,但他却丝毫不慌。

据他所知。

河阳府联军每天行军速度不过五六十里,这已经算非常快了。

最多五天的时间,联军便能顺利抵达泰河府。

可这次为了尽快救援东海城,薛云麾下的骑兵都配备了双马,部分甚至配备了三马。

急行军之下,一天的行军速度最少都能达到一百五十里。

这意味着只需要三四天的功夫,他们便能赶在联军之前到达地方。

只是——

薛云却不打算第一时间和东海城大军进行汇合。

他是来救援东海城的,不是来给东海城当炮灰的。

即便要救他也只会选择合适的时机。

更何况由于东海城之前全面和北境开战的关系,结果导致军队里的大部人对于救援东海城都有抵触心理。

不要指望所有人都和薛云他们一样有着大局观念,更多人往往都容易受到情绪支配好恶分明。

考虑到这一点。

薛云更不可能让麾下骑兵因为救援东海城而出现较大的伤亡。

为此在接下来的行军里他都尽可能保持着一个不快也不慢的速度。

就算泰河府的东海城大军派人催了一轮又一轮他都不为所动。

有意思的是这支东海城大军的主将竟然是马陵。

兵败俘虏释放回去后,他非但没有受到什么惩处,反倒还成为了这次攻打两府的主帅。

由此可见。

东海城内部确实稀缺能独当一面的领兵大将。

不然不至于连军事能力并不突出的马陵都能混到一军主帅的地步。

要说他有什么优点,如果知进退识时务也算的话。

兴许在东海城高层看来,这何尝不是一种稳健。

越是稳健,越是放心。

光是不犯错已经令人感到欣慰了。

毕竟两府之战的时候,东海城本土派的将领基本都是野路子出身。

野路子意味着不专业,不专业意味着容易暴露缺陷破绽。

平时打打顺风仗的话还行,一旦陷入逆风战便会错漏百出一触即溃。

“明天傍晚之前我们便会抵达泰河府,并且随时可能会投入到战斗……”

夜晚休息的时候。

胡老汉悄悄把胡山叫到了一边进行叮嘱交代。

“你这是哪来的消息啊?”

连续的赶路下来,疲惫不堪地胡山都忍不住打了个哈欠,整个人都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。

“总之你别管,反正明天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,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。”

胡老汉神色严肃道。

“知道了知道了,没其他事的话,我就回去睡了,如果没休息好,明天我才真的惨了。”

胡山忍不住叹了口气。

“行吧。”

胡老汉无奈地摇摇头,最后还是放儿子回去了。

“老胡!”

当胡老汉正准备离开的时候,远处忽然有人喊到了他的名字。

他下意识循声望去,结果便看到自己的军司马朝他招了招手。

“路司马,不知有何要事吩咐?”

胡老汉连忙上前恭敬道。

“交代完了?”

谁知路司马却板着脸来了这么一句。

“抱歉路司马……”

胡老汉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,敢情是让人家给逮了个现场。

“我知道你关心儿子心切,但军情是能随意泄露的吗?你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?也就是这次军情不算机密,万一真是机密,让其他人看到了,你和你儿子都指不定要走一趟军法处!”

路司马语气格外严厉地训斥着比自己年纪大不少的胡老汉。

军中不是讲年龄的地方,而是讲实力讲战功的地方。

更何况胡老汉还犯了错,身为他的上司自然有教训他的责任。

“……属下知错了,下次再也不会了。”

胡老汉嘴唇哆嗦了一下,最后沉默片刻保证道。

他在军队里待了这么久,怎么可能不知道军队里的规矩纪律。

奈何关心则乱,不可避免地会犯下错误。

“下不为例,如果再犯的话,我想保都保不住你了。”

路司马到底不是不近人情的人,撂下这句话后便直接转身离开。

“……”

胡老汉恭送路司马离开后却在原地驻足了良久。

也不知道为什么,他突然想离开军队了。

或许是他也知道,他很难管住自己对儿子的关心,迟早都有忍不住泄密的一天。

一旦事发,既会连累儿子,又会连累路司马。

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离开军队,刚好还能把儿子垂涎已久的队长之位让给他。

问题是万一离开了,没人照应胡山,到时候战场上他出了什么事怎么办?

一时间胡老汉都陷入了深深地纠结里。

但清晨醒来重新踏上征途后,他都暂时把这些抛到了脑后。

“将军,河阳府联军已经提前抵达了泰河府,如今正与府外的东海城大军处在对峙之中,战况一触即发。”

薛云这边才刚上路不久,余贵便禀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。

“你说他们今天会打起来吗?”

薛云反应平淡,仿佛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。

按照他们目前的行军速度,估计傍晚前便能抵达泰河府。

万一双方展开交战,他们可来不及赶上。

“有可能。”

余贵斟酌片刻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。

打与不打取决于双方主将,他又不是他们肚子的蛔虫,哪里知道他们怎么想的。

“再探再报。”

薛云没有多说什么,依旧看似悠闲地进行赶路。

他了解马陵的能力。

就算河阳府联军发起进攻,马陵不至于连一天都支撑不住。

如果真的有危险的话,对方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撤退。

这是他的性格决定的。

“报!大人,河阳府联军协同河阳府守军一道向东海城所在的阵地发起了进攻。”

临近晌午的时候,余贵再次前来禀报。

“战况如何?”

薛云的表情都终于重新严肃了起来。

“回大人,目前双方打得难解难分,东海城方面顽强抵御住了对方的进攻,就是不知道他们能坚持多久。”

余贵连忙说明道。

“传令全军,加快速度赶往泰河府。”

薛云当即毫不犹豫地下令道。

……

“北境的援军呢?他们到底什么时候到?”

河阳府外的营寨里的一座高台上。

正在观察战场形势随时进行指挥的马陵一直紧皱着眉头。

眼看一处阵地被突破后,他立刻让人挥舞旗帜示意后备兵马顶了上去,同时咬牙切齿地朝着身旁的副将高铭道。

“回校尉,他们还在赶在的路上,目前离我们已经不到五十里了。”

高铭倒是能理解马陵内心的焦躁。

河阳府联军以及守军齐齐出动,单从兵力上来说他们便已经处在了劣势。

再者。

河阳府联军的兵员素质都远在他们之上。

尤其是临时加入楚王阵营的京城叛军更是勇猛,并且麾下还有大量骑兵不断骚扰搅乱着他们的阵线。

若非知道他们的援军是薛云亲自率领的上万骑兵。

恐怕他早都放弃攻打泰河府,直接撤往卫丘府与另一只大军汇合了。

“这个**!他一定是故意的!”

马陵听后顿时愤怒地拍了下身前的栏杆。

他比谁都了解薛云兵贵神速的作战风格。

毕竟他可是亲身体验过的受害者。

早在五天之前。

他便已经知道薛云率军出了广顺关,距离泰河府约莫五百多里。

按照薛云当初奇袭鹿津以及自己的行军速度,恐怕最多四天便能赶在河阳府联军前与他们进行汇合。

偏偏薛云却没有选择急行军。

你说慢吧,他每天的行军速度都在百里左右,很难说得上慢。

你说快吧,他明明能通过急行军达到日行一百五十里乃至两百里!

对方到底在打什么主意,难道以为他看不出来吗?

“故意的?难道北境不打算救援我们了?”

不了解内情的高铭不由愣住。

“不,北境确实会来救援我们,但北境只会在合适的时机救援我们,从一开始,对方便没打算和对面大军硬碰硬。”

马陵深吸口气冷静下来,尽可能不让怒火冲昏自己的头脑影响接下来的指挥。

“校尉的意思是,北境想要坐视我等两败俱伤才下场?”

高铭反应很快,立马理解了马陵的意思。

“不出意外的话。”

马陵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。

对于北境而言,无论楚王还是东海城都是北境的敌人。

换了是他的话也不希望双方任意一方做大。

就算最后东海城能吞并下两府乃至大半个中原,至少都要确保东海城后续没有进攻北境的余力。

“可恶!但为什么北境却会选择救援我们?据说最早还是他们主动提出协助我们进攻的楚王的!”

高铭生气归生气,但始终保持着清醒与理智。

为将者最忌暴躁易怒,这方面的军事修养他还是有的。

“因为他想要借助我们来吸引京城叛军的注意,从而达到调虎离山的军事目的。”

薛云的心思对于东海城高层以及马陵而言并非什么秘密。

一听到薛云提出的条件,他们便知道薛云在打什么主意。

这也是为何一开始东海城方面会果断拒绝他的原因之一。

“京城?”

高铭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。

“难道你不知道吗?北境在山阳南边布置了五万大军与京城叛军的主力长期对峙,一旦这支京城叛军调走,那么这五万大军势必会展开攻势直下京城。”

马陵有些奇怪地看了眼高铭。

同为本土派出身的将领,又是上面人的心腹,按道理说,他比自己知道的东西更多才对。

“这个,可能我一直都随军在外的关系,所以就很少听说这些。”

高铭有些尴尬道。

不过他说的也是实情,由于长期担任副将的缘故,论及消息灵通,只知道执行监察任务的他自然不如马陵灵通。

何况马陵无论能力还是地位都在他之上,所以不知道也实属正常。

“总而言之,为了能击败河阳府联军,为了能拿下泰河府,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一些上网。”

马陵摇摇头,脸色都有些沉重。

要怪只能怪他们实力不济,情报不足。

谁能想到河阳府私底下隐匿了一支精锐的兵马,关键时刻给予了他们致命一击。


本章换源阅读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