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;
世上的事,很多并不是按照逻辑去发展。余庆预计的那个刻字的人,并没有出现。
这有多种可能,要么他已经死了,要么藏得更深了,消失在芸芸众生之中,再也不会过问世间发生的事。
娅时的人倒是追踪到了几个购买拓片资料的人,几经排查,却都是些社会上好奇心过剩的闲散人士。
他们从未离开过如今居住的城镇,甚至是土生土长、社交关系一目了然的普通人,根本不可能是那个从古里耶逃出来的神秘人。
但他们也并不是一无所获。
那些买家中有一个极其突兀的存在:
一名一百三十岁的老人,也是被人称为2C世纪最典型的“行尸”——一生浑浑噩噩,什么都没做过,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,像一具被科技浸泡得太久、连欲望都蒸发了的活标本。
这样的人,为什么要购买古里耶文的拓片?
余庆的直觉被触动了。他推测,老人大概率只是个幌子,是替背后那些真正想毁掉刻文石头的人行事。他们借他之手获取资料,想要细细研判其中究竟泄露了多少秘密。
这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线索!
胜天组织随即启动暗中调查,调用三颗低轨道侦察卫星,将他牢牢锁定在监视网中,连飞入他院中的一只仿生蚊子都没被放过。
可进一步的观察只带来更多困惑:此人三十年来未曾与任何人类有过实质往来。每日由十八名类人姝将他从房间抬至庭院,换换空气,晒晒太阳,仅此而已。
他惟一的“爱好”,是反复**类人姝冰冷的仿生皮肤,日复一日,像个陷入循环的诡异仪式。
余庆让娅时回溯交易发生时的周边环境变动:“看看那天,附近有没有什么可疑的‘杂音’和反常的动静。”
娅时筛查海量数据,终于捕捉到一缕异常:就在行尸购买电子拓片的同一时刻,距他八百米外的一座无名小山丘上,出现了一个背包客。
“不对,”余庆凝视着模糊的影像,“这年头,谁会去爬一座连名字都没有的野山?”
“可这世上什么怪人都有……”娅时迟疑地说。
“不是怪不怪的问题,”余庆放大那人背包的轮廓,“那背包的结构不对——它不是普通的户外装备。从这里切入,挖下去。”
模型运算很快推断出结果:那背包里没有食物和水,也没有露营用的恒温帐篷之类的装备,而且有难以追踪的定向高速数据流扰动。
欲盖弥彰。如果对方堂堂正正地购买,反而不会引起注意。如此大费周章,恰是不打自招。
因此,找到那个登山者,以及他最终将数据传给了谁,成了追查的关键。
余庆下令动用胜天公司的“四维成像”系统,对交易发生时整座山体及周边区域的电磁、光学与物理运动数据沿时间轴进行重构。
影像中的登山客做了面部伪装,难以辨认,但其背包的轮廓经增强模拟后,被识别为一种老式的便携情报中继包——专用于定向、瞬发、难以截获的数据传递。
“信号是定向发射。接收端不可能在八百米外那个行尸的院子里,强度不够,也容易被他的基础防护系统记录。”余庆冷静地分析,“信号的目标一定就在山上。或者,那只是整个链条的第一环。”
娅时迅速调整侦测策略,将卫星与传感网络集中投射以小山为中心、半径1.5公里的区域,搜寻任何微小的数据共鸣与物理异常。
果然,她捕捉到了:就在登山者抵达半山腰一处岩壁的同时,山脊另一侧的一座废弃气象监测站外架上,一个伪装成鸟类的微型传感器悄然启动。
空间粒子扰动分析显示,该传感器进行了一次仅持续1.7秒的高频数据握手——它不属于任何已知机构,却完美地隐没在环境杂讯中。
“跳板!”东好脱口而出,“登山者发数据给这个废弃站点,再由它二次转发!只要摸清这站点的历史连接和能量来源,我们就能……”
逆向追踪这条幽灵线路的路径,胜天的量子计算中心模拟出上百种可能的数据出口。
最终,一种隐蔽的传输模式被锁定:数据经中转后,汇入了七十公里外一个大型自动化数据交换中心。每日数百万条的数据流中,这一次微小的、异常的数据注入,如同水滴落入海洋。
整个计划精密得像一场神经外科手术。对方没有接近行尸,也没有直接触碰他的终端,而是远程劫持其数字身份,再借道荒山与废弃设备完成传递。
这样追查下去费时费力,却可能徒劳无功,甚至掉入了对方计算之中。
余庆意识到必须跳出原有的逻辑:“有时候你想看清一件事,不是越接近它越好,而是要先远离它。”
他提出转变思路:不必执着于“谁买了拓片”,而是想“他们买了拓片之后要做什么”。
常生回应:“当然是要研判那些古里耶刻文到底泄露了多少机密。”
“所以拿到拓片的第一时间,他们一定会紧急召集会议,”余庆接着说,“这些人一定有负责破译的人员或类人姝,早在之前我们公开古里耶文资料时,他们应该就已下载数据……”
“也就是说,如果在行尸‘购买’拓片后不久,某些之前获取过古里耶资料的人突然离开常居地,或出现异常密集的影像数据交互——那么他们,就是我们要找的人。”
“我推测他们不会使用全息会议这种易泄密的方式,更可能线下聚首、交头接耳讨论。”余庆目光锐利起来,“把目标人物出现后相继前往的所有地点做交叉比对——我们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。”
“但这运算量……”
“可以缩小范围:以行尸所在地为中心,一百到五百公里为半径。离他们太近了就不必去盗用身份,太远又不便快速响应——他们应该就藏在这个距离圈中。”
娅时迅速重新配置胜天系统的算力分配,以行尸宅邸为圆心,划出半径一百公里到五百公里的“可疑同心圆环形地带”。
在这个区域之内,开始强化筛选所有在拓片交易发生后十二小时内、突然发生行为异动的个体——尤其是那些之前下载过古里耶文研究资料的对象。
七小时后,一个名叫“栾”的古文字学者浮出水面。他在交易发生后突然以“健康原因”取消所有课程,并切断了常用通讯链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他于当晚独自驾车驶向北部山区,最终信号消失在一片号称“无网络覆盖区”的森林地带。
几乎同一时间,东好调动两颗高清卫星对该区域进行深度扫描,发现林中实际存在一个极微弱的、被屏蔽保护的信号源,规律性地向外发送心跳信号般的脉冲波。
“是一个隐藏的基站,”东好低声道,“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保持最低限度的联络……这说明他们的人应该就在那附近聚集。”
余庆异常兴奋,这次千万要把他们抓住!他决定双管齐下。一方面继续组织娅时的人,倒查那片森林几十年来所有权和形态变化的过程。包括谁接手那个地方了,都在那里做过什么改变。
他半开玩笑地说:“就是一只兔子去哪里撒个尿也不要放过,所有去过那儿的人都得倒查祖宗八代。”
另一方面,常生则开始了更直接的行动。
常生下令组织一支由两人和八个类人郎组成的混合小队,装扮成狩猎爱好者,携带有三大箱伪装成野鸟、昆虫的微型侦察飞行器,从三个方向直接潜入了那片区域。
然而对方的反追踪机制远超预期。
小队刚一靠近核心区,林间突然升起一层薄薄的、几乎看不见的电子雾霾。非但通讯受到强烈干扰,几名队员的生理信号甚至一度被某种定向低频波扰乱,产生强烈的眩晕感。
“他们知道我们来了吗……”常生在指挥中心闭上眼,“也许是通过技术,是直觉……或者说,他们预设了某种环境触发式的防御机制。”
余庆则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,认为这更说明那里有大文章。如果是一个普遍的场所,是不可能有这样的防卫预案。如果这样的话,先不宜打草惊蛇了。
常生赞同这一观点,立即命令小队后撤,转而启动B计划:释放数百个纳米级仿生飞虫,搭载量子耦合式传感器。
它们不需对外发射信号,只被动记录光、声、热数据,待飞回接收范围后再回传信息。
这一次,对方暂时没有察觉。
七十二小时后,飞虫陆续返回。拼凑出的数据映射出林间一座废弃的地质研究所。其地下有热源与周期性振动传出,似乎存在一个规模不大但运转精密的秘密基地。
而真正让余庆眼神一凛的,是研究所外侧一处松动的通风口盖板——其内侧,刻着一个极淡、却不容误认的标记。从古里耶密文翻译过来,它的意思是“来吧”一词。
“来吧?这是想表达什么?他们是挑衅外面的窥视者,还是某种鼓动的口号?”余庆自言自语道。
不管怎样,貌似已经抓住了他们的马脚了。
但现在还有许多疑问没有解开,不宜立即采取行动。他知道,这或许只是对手故意露出的破绽之一。真正的缠斗,此刻才刚刚开始。
“继续监视,不动其外,不惊其内。”余庆低声说,“我们要等的……是他们进一步的动作,最后等他们把头露出来的时候一把将他们摁在地上。”
娅时这边的工作也有了进展。这些年来频繁进去那片神秘森林的人总共有两百一十二人。其中有一百八十人只去过一次就再也没有出现过。剩下的三十八人有多次进出记录。
娅时问:“我们要优先调查那三十八个人吗?”
余庆笑道:“恰恰相反,应该重点查那一百八十人。经常出入那里的人只会是些小角色。你想,大人物哪有时间常去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?那三十八个人只是轮守那个地方的虾米而已。”
“可是要在全世界追踪一百八十个人的一举一动,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任务,却会耗尽我们80%的算力。我们还有更多的事情……”
余庆说:“我什么时候让你一次跟踪一百八十个人了?你只要在其中挑选出五六个人重点调整就行了。
当然,这个挑人也有技巧。你要挑两个社会影响较大的人,还要挑两个默默无闻的人,最重要的,你还要挑两个和余归一曾经有交集的人。”
“余归一不是死了吗,怎么会和他扯上关系了?”
“我怀疑余归一也是他们的一个代理人。现在想来,他应该没有无声无息杀死上千族人的能力和决心,是他背后的人出手帮他干的。假如余归一有那么大的努力,我现在也没机会坐在这里了。”
娅时笑道:“这么说,当时他们以为你不足为虑,所以让余归一自行处置了。谁知道你才是个大刺头。”
余庆假装恼怒地说:“有这样说自己的上司的吗?滚去干活。我不管过程,如果十五天内你拿不出像样的结果出来,我要换人了。你身边那个叫什么的来着?又漂亮又能干,让她接替你。”
娅时嘟囔道:“我回去就把她开除了……”
余庆笑道:“与其开除她,你不如去求你老爹配合你把事情办好。开除了张三,你还能把李四也赶走啊?我这人有个毛病,凡是能干的女孩,哪怕长个菠萝一样的脑袋,我都觉得美极了……”
这时东好慌慌张张跑了过来,说:〝尊驾,有个不好的消息要告诉你,琼山后面的一座山底下,发生了一次疑似人为的火山喷发……”
余庆一惊,问:“你确认是人为的吗?”
“从能量分析,那是一次未知的外来的巨大热量……”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