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上的薛仁贵,是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期间冒出来的小将,当时他身穿白袍,一举扭转乾坤,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如今李世民虽然不会再御驾亲征高句丽了,但李靖出征前从关中招揽良家子从军时,渴望建功立业的薛仁贵还是报了名。
就这样,他一路上跟着李靖和李绩两人从关中急行军赶到营州,见识了大唐的地大物博,也见识了高句丽人的暴虐和残忍。
现在,听到李靖点名,薛仁贵二话不说就拱手答应:
“若不能击垮高句丽骑兵,末将愿提头来见!”
李靖指着旁边一个手捧着无人机的士卒对薛仁贵说道:
“他是中军派于你的无人机侦察兵,能帮你看清敌军的态势,提头来见的话就别说了,我只有一个要求……不留俘虏!”
不留俘虏,那就是全杀光的意思,薛仁贵瞬间秒懂:
“卫国公放心,末将定能圆满完成任务!”
薛仁贵刚走,来自长安的传令兵就纵马冲进了中军大营,直到营帐外才翻身下马,整个人气喘吁吁,马身上也满是汗水。
从长安到营州,数千里之遥,不管传递情报还是汇报战局,都十分困难。
饶是李世民在沿途驿站设置了六百里加急专线,长安的消息传递过来,依然存在着很严重的滞后性。
中军校尉跑过来,跟传令兵验明身份,接过了一个火漆封着的竹筒,大概两尺长,碗口粗细。
竹筒送到中军大帐,李靖亲自刮开火漆,打开盖子,从里面掏出一个密封袋,袋中是一迭复印纸,上面用碳素笔写着蝇头小字,密密麻麻全是李世民对战局的分析。
复印纸里面还包裹着一块黑漆漆的令牌,李靖拿在手中端详一番,感叹做工精妙,一看就来自仙界。
他翻看着复印纸上的内容,最终找到了令牌的介绍和用法:
“可召唤神雷劈死该死之人?神仙赐下如此宝物,李某真是惭愧之至!”
李靖一路走来,身体越来越好,精神也十分矍铄,出关时甚至连马车都没坐,直接骑马跑了一整天,把同行的兵部尚书李绩都比了下去。
不得不说,有些人真是为战争而生,哪怕七老八十了,一旦临近战场,依然生龙活虎,恨不得提槊亲自上阵杀敌。
他正端详令牌时,桌上摆的对讲机响了:
“启禀卫国公,契丹人又来了,为首者还是一个部落的首领,我等该如何应对?”
自打出关那天开始,北边的契丹人就不断前来骚扰,一会儿想抢马,一会儿表示要借粮食,把下**毛贼的嘴脸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李靖本想灭一两支契丹部落敲打敲打,奈何契丹人全是轻骑,来去如风,根本不给唐朝铁骑发挥的机会。
现在听说契丹人又来了,李靖拿起对讲机下达了命令:
“骑兵后撤,放他们进来,老夫亲自会会这群白眼狼!”
契丹、薛延陀、奚、室韦……这些全都是突厥压榨下苟延残喘的异族,大唐打跑突厥解放了他们,结果这些异族非但不感激,反而还蹬鼻子上脸。
现在既然有了神仙赐下的令牌,李靖打算尝试一番,看召唤神雷的效果到底如何。
他翻身上马,率领一队中军护卫离开大营,一路向北而行,没多久就看到了林子里影影绰绰的契丹人。
为首那人光着膀子,头发剃得跟癞子似的,见到李靖,还**的拍着胸口挑衅。
李靖摩挲一下令牌,猛地向前一举:
“雷来!”
一声暴喝,天上立马降下一道霹雳,将那个COS银背大猩猩的契丹部落首领劈成了焦炭。
那位首领的随从吓坏了,李靖这边的护卫也吓得不轻。
谁都没想到,李卫公居然可以轻松召唤来神雷……这仗打得还有悬念吗?
中军校尉问道:
“卫国公,您是神仙吗?”
李靖哈哈一笑:
“我非神仙,倒是这令牌是神仙之物……去,用弓箭将那群契丹人赶跑,经此一遭,他们应该会老实一阵子,等灭了高句丽腾出手,再收拾他们也不迟!”
有了黑铁令牌,李靖很快就设计了好几套战术。
不过现在还用不上,得赶紧抵达柳城,跟苏定方汇合后,才能全方面的制定灭高句丽的方案。
第二天一早,白袍小将薛仁贵就率领两千骑兵出发了。
虽然叫小将,但薛仁贵今年已经三十岁了,他是龙门县的富户,从小学习刀枪剑戟,练就了一身武艺。
如今总算有了货与帝王家的机会,他非常珍惜。
一行人离开大营不久,就遇到了一支高句丽的轻骑兵,薛仁贵刚要往前冲,突然又想起无人机这个外挂:
“侦察兵,给我看看他们身后有什么!”
很快,无人机升空,侦察兵操作无人机四处打探了一圈,发现后方有不少高句丽人在挖陷马坑。
陷马坑是对付骑兵的一种常见策略,在地上密密麻麻挖许多碗口大的小坑,战马飞奔时,很容易踩进去,继而折断马蹄或马腿。
薛仁贵从空中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坑,顿时出了一头冷汗。
幸好没冲过去,否则就有可能要提着脑袋回去见李卫公了。
无人机又在附近侦查一圈,发现了南侧一个山坳中有一个秘密营地,有高句丽人进进出出,应该是他们藏补给和休整的地方。
薛仁贵一看就有了主意,他留下五百骑兵,每个人都用绳子拽着树枝四处跑动,营造出主力的感觉,然后率领剩下的一千五百骑兵,斜着直**高句丽的秘密营地。
里面可不光有嗷嗷待宰的高句丽人,还有大量粮草和补给,一旦缴获,对大唐的士气有着无可估量的提升。
他们很快就抵达了那个营地,薛仁贵手持长槊,一马当先杀进去,见人就捅,逢人便刺……既然不要俘虏,那就没必要留活口了。
就这样,高句丽骑兵在外面袭扰大唐粮道时,薛仁贵悄悄推了他们的水晶塔。
当消息传到中军大营,李靖格外高兴,当即上表长安为薛仁贵请功,还表奏他为游击将军……大战开启之前,太需要树立典型提升士气了。
混元宫内,周易看着黑色记事本上新增的功德,有些意外:
“嚯,薛仁贵这就开始崭露头角了?”
他刚要研究一下薛仁贵的生平,一身运动装的公孙大娘就走了进来:
“道长,你不是说今天要吃席吗?啥时候出发啊?”
今天是王双庆他爷爷的八十大寿,镇上的街坊们会去吃席,周易还贴心的给老寿星准备了一副南极长生大帝的平安牌。
周易看了眼墙上的钟表说道:
“现在才九点多,去太早容易让人笑话,再等等吧。”
公孙大娘一听,**一歪坐到了周易床上,委委屈屈的说道:
“道长,奴家以后有了这边的户籍,该叫什么名字好呢?总不能也叫公孙大娘吧?他们肯定觉得这个名字非常怪。”
公孙大娘这个名字,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公孙家的大女儿,古代这么叫很正常,但现代的话,就有点不合时宜了。
周易说道:
“游戏和你的二创文艺作品中有叫你公孙秀的,有叫公孙幽的,你喜欢哪个?”
公孙大娘撇了撇嘴:
“感觉好一般,不太亮眼,你给我取一个现代一些的名字吧,回头写在户籍上,让人一看就是大人物那种。”
周易想了想,试探着问道:
“要不叫……公孙铁锤?”
刚说完,大馋丫头就抓着床上的枕头砸了他一下:
“你能不能像我这样成熟点儿?”
周易是个取名废,最终他放弃了取名,打算把这个皮球交给武媚娘或者李清照,两人一个是女帝,一个是才女,取名还是手拿把掐的。
上午十点半,公孙大娘骑上充满电的电瓶车,载着周易去吃席。
路过四大天王的神像时,周易发现门洞里被风吹来不少落叶,看着有些扎眼,便下车清理一下,然后重新坐上电瓶车,搂着公孙小妮儿的纤腰下山。
到了镇上,公孙大娘娴熟的拐到王双庆家的老宅,就在旺哥那个种子农药门市的后面。
此时王双庆家张灯结彩,门口支着各种灶具,镇上包大席的沈师傅正在忙着切各种肉类食材,愣是把公孙大娘给看馋了。
周易领着她走进王双庆家,见过了老寿星,送上礼物,又在礼桌上送了两百块钱,然后抓了把瓜子,领着公孙大娘溜达到隔壁旺哥店里,等开席了跟旺哥一块儿去吃饭。
见周易进来,旺哥忙着端茶倒水,公孙大娘看了看货架上的各类种子,冲旺哥问道:
“希森六号,是不是产量最高的农作物?”
旺哥像个老专家一样摇头说道:
“严格来说,希森六号只是产量最高的土豆品种,要说农作物,它还得往后稍稍,有产量远超土豆的农作物。”
公孙大娘来了兴趣:
“什么农作物?不会是甘蔗和香蕉吧?”
旺哥从柜台的宣传册中翻出一种农作物的图片展示了出来:
“在这玩意儿面前,甘蔗和香蕉也得往后稍……它既能做饲料,又能提取糖和植物蛋白,这就是世界上年亩产量超过三十吨的——甜象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