蒸馏设备前,赵佶看了看温度计和管道的密封情况,对身边的一群学徒说道:
“硝的主要成分是**,在浓硫酸中加热,可以得到硫酸氢钾液体和硝酸气体,硝酸气体遇冷会变为液体硝酸,然后就可以用来制作炸弹了。”
有了硝酸,炸弹就简单了,可以直接用硝酸加硫酸混合成溶液,再加入脱脂棉浸泡,再用清水反复冲洗,最后干燥,就是硝化棉了。
硝化棉的爆炸效果是黑火药的好几倍,性质稳定,再加上无渣无残留,是非常理想的发射药。
为了提升燃烧效率,军事用途的硝化棉干燥完成后,会挤压成片状增加密度,最后撒上一层石墨粉,这能有效防止静电起火。
现代子弹中那些黑乎乎的底火,就是加了石墨的硝化棉,而非黑火药。
至于制作硝酸排出的硫酸氢钾,用途也非常广泛,可以当做酸洗溶液,也可以用来改善土地,还能用作食品保鲜等等。
赵佶像个化学老师一样给大家科普着这里面的原理,一个学徒问道:
“宣和道长,脱脂棉怎么制作呀?”
“书上写的是把蓬松的棉花加入到水中煮开,再放入碳酸钠浸泡,冷却后用清水冲洗,再次晾干,就是脱脂棉了。”
普通的棉花放进水中,不容易吸水,这是因为棉花纤维的表面有一层蜡质,水很难浸进去。
用碱性溶液将这层蜡质清洗掉之后,棉花会变得非常有吸水性,摇身一变就成了医学和化工方面都不可缺少的脱脂棉了。
脱脂棉的做法相对简单,尤其是宋朝已经改良了棉花的加工工艺,直接在棉花产地就能加工出来。
事实上,前几天赵煦已经下令,今年朝廷会采购一大批脱脂棉,让各地的加工作坊提前学习做法,为工业化生产硝化棉做准备。
现在开封周边的地主们,已经开始烧石灰,提前准备做洗涤棉花的碱性溶液了。
李清照感叹道:
“三酸即将点亮,接下来是不是就该制碱了?话说大炮啥时候能造出来啊?我还等着拍视频在仙长面前炫耀呢。”
提到这一茬,赵佶无奈的说道:
“我大宋现在造炮管的技术还不够精密,气密性太差,承受不住太高的膛压,仙长那边能买到无缝钢管吗?”
这还真问住李清照了:
“明日我去了搜一搜,要是网上有,我直接下单买一些便是了。”
自打掌握网购的要领,这丫头在网上买了一堆包邮的低价商品,每次回到混元宫都要拆半天快递,然后再继续买买买。
周易本想劝她悠着点,后来一查账单发现哐哐买一天才花几十块钱,便由着她了。
赵佶观察一下硝酸的反应情况,觉得整个化学流程没啥问题,他非常喜欢这些透明玻璃管,做实验时能够清晰的看到每个步骤的反应情况。
等硝酸制作完毕,再用同样的方式往浓硫酸里放入食盐,加热蒸馏,就会生成氯化氢气体,这种气体和蒸馏水融合在一起,就是三酸的最后一酸——盐酸。
三酸依次点亮后,赵佶不急着做两碱,而是想把甘油做出来。
甘油是制作**的关键材料,它能将硝硫酸液油脂化,从而达到稳定的结构,不容易变质,但容易爆炸。
为了提炼出合格的甘油,赵佶收集到了不少猪油、牛油、羊油以及各种植物油,打算挨个儿尝试,看哪种油脂做出来的甘油更好用。
甘油制作炸弹的方式跟硝化棉一样,先把硝酸和硫酸混合,接着倒入甘油进行搅拌,生成一种黄色油状液体,这就是爆炸威力巨强的**了。
而甘油的来源,通过有机油脂的提取就能获得……简单来说就是,会做肥皂就会提取甘油,因为甘油是肥皂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料。
做肥皂是让油脂中的皂质凝结,而凝结后剩下的液体,含有大量甘油,只要进行简单的蒸馏提纯,就能得到甘油。
李清照听得一愣一愣的:
“所以,那些穿越的主角动不动就做肥皂赚大钱,却丢掉了甘油这种大杀器?幸好我不穿越,不用操心这些了。”
赵佶:“……”
你在仙长那里撒个娇啥都有了,还用得着操这份心?
提到制作肥皂,李清照说道:
“这次去混元宫,我买一些肥皂模具,做出来之后,可以高价卖给朝臣和商贾,增加军器监的研究经费。”
这话提醒了赵佶:
“再买点色素和香精,做点不同香味的,更方便卖钱。”
“好好好,我都记下来,你们这里还要别的东西吗?没有的话我就回去了。”
赵佶想了想,又说了几本化工类的书籍,让李清照买了捎回来。
李清照记下来后,骑着她的粉色小电驴,悠哉悠哉的返回家中。
另一边,西汉元帝世界,未央宫的早朝到现在还没结束,原因就是以翟方进为首的言官,正在轮番弹劾陈汤。
嗯,趁着陈汤不在进行弹劾,颇有种缺席审判的意味。
王凤本想站出来说句公道话,但看到自己的顶头上司甘延寿一脸悠闲,还偷摸拧开保温杯喝了口茶水,猜到这家伙和陈汤应该有后手,便明智的没有多管。
跟陈汤同甘共苦那么久的人一点不慌张,这不是典型的在下套吗?
可惜翟方进等人没任何觉察,还在喋喋不休的说着,看得王凤都想现场写一篇《甘延寿为何不惊慌》的疏文来提醒他们了。
翟方进憋了两天,还真拉拢了不少官员,这些官员基本上都是过去跟匡衡交好的,据说有人还偷偷在家给匡衡石显建祠堂纪念,和朝廷对着干。
之所以有这种怪异的举动,就是《谷梁传》给闹的,从刘询开始,《谷梁传》的注解就越来越偏激,完全是逆着刘彻的主张来。
你提倡大统一大复仇主义?那我就倡导妥协和分化主义;你对异族实行灭族政策?那我就示恩拉拢。
自打刘奭上位,儒生们才迎来了真正的春天,搞意识形态,搞内斗,嘴上说着仁义道德,心里满是男盗女**。
他们是爽了,但大汉可就要完了。
此刻,散骑光禄勋于永还在口沫横飞的数落着陈汤的罪过,连陈汤在老家靠借贷度日也成了弹劾的理由。
这种攻击,终于让老甘攒够了怒气值:
“子公举债度日,亦不忘国恨家仇,这不是高尚之举吗?再说子公前不久已派人回老家,将曾经欠下的债三倍偿还,还要为老家修路造福乡里……光禄勋蒙受父荫,早早担任九卿官职,可曾对家乡有过贡献?且说来给老夫听听。”
老甘的话仿佛吹响了反击的号角,他刚坐下,曾因弹劾石显而被贬为庶人的太中大夫陈咸就起身说道:
“子公将军万里扬威,乃是我大汉之光也,诸位夸夸其谈,除了内斗,可曾做过任何有利于社稷之事?我手中有一堆诸位徇私舞弊的证据,看在同僚的份上,暂时不会公开,但诸位若继续弹劾子公将军,那就等着身败名裂吧!”
这话听得老甘差点把胡子扽(dèn)断,王凤也一脸惊诧,完全没想到陈咸手中还有这种大杀器。
贬为庶民期间,看来没闲着啊?
其实他俩都高估陈咸了,这家伙手里有个屁的证据啊,不过是信口胡言而已……但正所谓做贼心虚,陈咸说完后,翟方进那边的人,还真哑火了。
甘延寿觉得差不多该收网了,再等下去,网里的鱼说不定会跑得只剩下翟方进一条,得见好就收。
想到这里,他起身掏出了怀中藏了好多天的黑铁令牌:
“抵达长安时,仙长就掐算出有这一遭,托子公给我赐下一枚令牌,若子公不在长安,让我稳定朝堂……汝等食君之禄,却不思报国,反而费尽心机加害同僚,你们口口声声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,此举仁义吗?道德吗?我非儒生,懒得多费口舌,只希望有良知之人,莫要忘了今日这一幕!”
说到这里,他举起手中的令牌,大喊一声雷来,一道道霹雳从天而降,透过屋顶直直将翟方进等人全部劈成了焦炭。
有了上次的铺垫,群臣倒是没那么害怕,只是跪在榻上,一个劲儿的感谢神仙不杀之恩。
刘奭也向天行礼,感谢上苍除掉祸害。
他虽然是个被儒家毒害至深的皇帝,但却不傻,神仙连着两次降下神雷,劈死的还都是腐儒,这不正说明大汉坏就坏在这群腐儒身上了吗?
天天挖空心思限制皇权,弹劾同僚,嘴上说着心疼百姓,却不断的增加赋税满足个人的私欲。
劈得好!
一时间,刘奭有种丢掉枷锁的畅**。
自打当上皇帝,大儒们天天教育他这不能做,那不能做,这有违帝王之道,那有违圣人之道,硬生生把皇帝变成了提线木偶。
如今不用再考虑这些,突然觉得好快乐好放松。
想到这里,刘奭大手一挥,在朝堂上郑重宣布:
“今日起,各地的儒生博士禁止注解宣扬《谷梁传》,我大汉走了几十年错误道路,如今改弦易辙,全面重修《公羊传》……此事由大宗正刘向负责,卫将军甘延寿和御史中丞谷永为辅,群臣有意见者,可找他三人面谈,散朝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