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4章 夜袭正黄旗大营1.0
大凌河西岸十五里处便是大凌河堡,此时大凌河内大量的平底沙船往来不绝。此时正值初伏,前两天下了几场暴雨,大凌河水位暴涨,船只可以直接深入义州,去到广宁城附近。
也就是说这几天,很适合突袭广宁城,正好给皇太极还以颜色,让他也尝尝左支右绌的感觉,但是一条意外的情报打断了这个计划。
此时刚刚修复不久的大凌河堡内将星荟萃,满桂、赵率教、大小曹、马世龙、祖宽等,都是第一档的骑将。
“消息可信吗?不会有诈吧?!”祖宽摩挲着裤腿有些不安地说道。
“假不假,我们肯定是不能相信那人的一面之词的。我们把斥候撒出去,确信没有伏兵再出手就好了。机会难得,错过了,会后悔一辈子的。”
“非得夜袭吗?!”马世龙满脸纠结。
“现在这天气,白天穿不上甲,而且就算是晚上,建奴大概也不会穿着甲胄睡觉。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不信你想不明白!”
“唉,风险太大了!”
比起明军,人家建奴才是夜袭的专业户啊,面对的还是皇太极的精锐护军,用的也是人家最擅长的骑兵作战方式。
“打仗哪能没有风险的?你若是怕了就别去,把兵给其他人带。这建奴也不是三头六臂的,咱们又不是没杀过,有什么好怕的?就算弄不死皇太极,杀他个千八百骑不亦快哉?!”满桂声音隆隆地说道。
“行了,这次夜袭既然是老夫喊你们来的,若是不遂,一应罪责都由老夫担着,你们尽可以推托说是老夫逼着你们上的;若是得了战功,老夫也不与你们争!”老将赵率教郑重道。
其他几人闻言,颇有些哭笑不得,他们哪里是怕担责啊,老将军小瞧了他们不是?这不是要为手底下弟兄们的性命负责嘛!
崇祯四年七月八日,日历上说今日大吉,适宜送葬。傍晚时分,关宁铁骑以及京营神枢营骑兵精锐开始乘船渡河。
经过一整天烈日的暴晒,大地吸收的热量抵达了一个峰值。战**马毛都湿透了,骑兵们的甲胄也不敢拿出来。
这甲胄不是穿在身上透不透气的问题,是只要暴露在阳光下,一刻钟就热得可以煎鸡蛋了,人穿在身上很容易被烫伤,就算再精锐、再顽强的军队也坚持不住。
前些天还积水泥泞的土地已经被烈日烤干了,到处可以见到龟甲样的土块,踩上去,咔嚓咔嚓地响,大凌河的水还是浑浊的,太阳斜照在河面上,波光粼粼,炫彩夺目。
顶着这折磨人的天气,十个人一组的斥候已经一轮轮地放了出去,他们的任务很重,但凡斥候发现有异常,这次奇袭就要取消。
根据阿济格的人给他们提供的消息,今夜,皇太极在西平堡落脚,目的是去往广宁城。建奴大汗出卖他们自己人,让赵率教等人惊掉了下巴,但很显然,大明内部更加不缺叛徒。
据阿济格爆料,皇太极已经提前知道他们准备进攻广宁的消息了,驻守广宁的是明军叛将李永芳,他怕李永芳直接投降献城,所以他准备亲自督守广宁城。
现在后金内部**已经大到没办法化解了,以前皇太极还尝试过缓和三族的矛盾,但战败之后,他已经压制不住底下人对汉人的残害了。
建奴在关内吃了败仗,回家以后就把气都撒在了汉人的身上,现在辽东已经没有汉人自由民了。其实在这种情况下的后金已经没有未来了,现在的只是还没有僵硬的尸体。
李永芳献了抚顺,按理来说是没有回头路的,明廷是不可能再接纳他的,可是万事就怕个万一。
因为害怕消息再走漏,所以赵率教没有将这次行动层层上报,时间也并不允许他这样做。机会只有一晚上,稍纵即逝,等到朝堂做出决定,再把军令传回来,半个月的时间都过去了,黄花菜都凉透了。
他甚至也来不及通知袁可立,消息倒是送去了,只是等到辽南知道的时候,可能他们已经打完收工了。
辽西诸将里面,赵率教最有脑子,其他的一个比一个猛,就是不怎么长脑子,会被皇太极给玩死。袁可立驻扎在辽南,忙着“爆兵”和组织**人跟建奴打游击战,顾不上辽西这边,所以他让赵率教任关宁军主将。
祖大寿被诓回京师以后,现在曹文诏成了新的锦州总兵官,为了权力的平稳过渡,祖家的祖宽做了锦州副总兵。考虑到辽东的压力,虽然朱由检没有派遣大军支援,但还是派遣了几千精锐。
现在大明和建奴的发展方向反过来了:大明忙着精简军队,追求军队的精锐化、职业化;皇太极却忙着爆兵,双方都觉得对方的军队更好,更香!
他将女真本族十几岁的小孩拉到战场上,让老兵压着去锻炼,还编了大量的奴仆兵,按照吐蕃那套模式整。奴隶兵没有一点人权,除非立了大功,才可以抬旗,做个人。没有足够的本钱做正向激励,那就搞恐怖的反向激励。
马世龙等人的焦虑是有理由的:西平堡距离大凌河城一百二十里,他们需要奔袭至少三个时辰,然后只有不到两个时辰的休整时间就必须投入战斗,中间要是被人设伏,那真就是有去无回了。
但根据阿济格的情报,这次皇太极只带了正黄旗的三千骑兵,驻守的西平堡因为靠海又沿三岔河,所以被建奴弃守了,现在那里就是一片残垣断壁。
这次突袭的明军骑兵也只有三千人,但出动了正五品以上的武将十七人,带的都是各自的精锐家丁,一个人配三匹马,穿三重甲,负硬弓持长槊,可以马上鏖战数个时辰不力竭。
这里的几乎每个人都有与建奴捉对厮杀,并将对方斩杀的实力,他们有的人长期与建奴在辽东鏖战,都参与了那场惨烈的北京保卫战,并成功活了下来。
可以说这一次是一次重注的豪赌:赢了,斩杀皇太极,立不世之功,他们之中将会封一个国公;输了,明军损失惨重,他们都是大明的罪人!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