替嫁后,她被糙汉傻夫娇宠了 第3449章

();

余下的府卫回去报平安了,转眼小庄子上安静下来。

两日后,南郡又有商队入城了,这一次送粮来的是钱康夫妻,二人赶来及时,入城时拿的是泰安郡主的令牌。

且有阿奇和公子楚在南郡各权贵府上出了名,走他们的门道,送粮进城,竟无人相拦,倒也欣慰。

百姓见公子楚的话得以实现,这下放宽心了,再也不必担心没有粮食吃。

只是这还只是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危机,那些连现钱靠着海货换粮的百姓,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。

胡商不在,海货滞销,周围渔村不少人饿死。

宋九在书房里见到了肖五郎、钱康夫妻二人,正在商讨将周围渔村的海货晒制成干货往北地销货一事。

这时刘小丫带着阿真进屋送茶水点心,阿真不小心听到海货晒制的事,她立即停下了脚步,并朝宋九跪了下去。

这些日子兄妹二人在府上得以庇护,过上了好日子,阿真心存感激,想着替宋九分忧,便说出自己曾在煎果铺里做过果干学徒一事,

阿真聪慧,她不仅学会了做干果,她颇有自己的心得,为了证实自己有这个能力,还让刘小丫帮着鉴证。

阿真入府的这段时间,府上小厨房里买下不少渔民的海货,多以帮助之意,可拿回府上根本吃不完,于是阿真就自告奋勇的将这些吃不完的海货做成了干货,都收在小厨房的库房里呢。

于是刘小丫叫人将厨房里的干货拿来给几人看。

钱康夫妻本就对岭南相当熟悉,对于海干货这样的生意倒也了解销路,这些东西吧制成干货能收置一些时间,但运往北地一旦不能及时销出去,容易长霉,时常要拿出来晒,颇为时间。

这一来二去的成本不少,一般商人都不愿意。

即使现在庾岭商道通行了,做这种生意的商人也会在众多产品中挑选特贡好货往京城送,其他州郡吃到的不是尾货,就是有些商人不想回程走空船带上的,货不多,且容易坏掉。

只是这一次小厨房送来的海干货,却并不是钱康夫妻所见过的那种。

阿真在一旁解释道:“我用了盐腌海和瓮存法,这本是煎果铺里对有些酸嘢的制作方法,我想着普通的干货并不好储存,便也试着用上了。”

阿真正说着,钱夫人许氏已经从瓮中拿出一块虾皮尝了一口,这可是在南郡的汤类放的最多的一种,这种口味不曾传入北地,但盐口的虾皮运送到北地,卖的不只是虾皮的鲜,而是这里头的盐味。

南郡的盐引如此紧俏,其他各州郡亦是如此,他们收海货,在南郡开作坊,借着护国夫人的权力得到官盐,再腌制成干货,如此一来,放置时间更久,货也更有销量。

“这法子好,也不怪百姓不用这法子,只有那煎果铺里有,那是因为煎果铺里的食客可都是权贵,这盐和糖在他们那儿不算什么。”

许氏赞叹着,同时也提醒了宋九,若是海货再也不必套牢在那些胡商手中,那么胡商休市便影响不了岭南百姓的生活。

阿真这法子可是解决了万千百姓的麻烦。

既然如此,那就这么做吧。

几人商量完,正欢喜着呢,王守来从外头匆匆赶来,向宋九禀报着,公子楚来了府上要见护国夫人。


本章换源阅读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