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娱之出人头地 第1071章 一周盖双马,南京照相馆

一思及此,

池老板当即来了兴致。

拉着郭静宇,细细询问了事情经过后。

池老板心里微微一动,开口问道:“老郭,你觉得有没有搞头?”

涉及到了专业领域,他还是比较看重手底下心腹大将的意见。

这几年的合作相当愉快,郭静宇也为完美创造了不少利益。

“池总,我是这么想的。”

郭静宇略微沉吟过后,正色道:“当初狄仁杰系列这么火,可见这个古装悬疑推理剧赛道,存在一定的基础盘。周总既然提了这个点子,那必然是看好项目前景。”

“英雄所见略同。”

池老板点了点头:“我觉得也是大有可为。”

“只是江东家项目多到做不过来。”

郭静宇有些无奈道:“我问过一次,好像还在排队,连剧本都还没有做出来,要等项目真正落地,都不知道猴年马月了。”

“这个不急。”

池老板闻言,却是笑了起来:“这样,你帮我跟周总约个饭。”

对于池玉峰此人,周余棠略有耳闻。

此人原是华清大学化学系毕业的高材生。

后来南下深城创业,在那个电脑还是奢侈品的年代,一度把洪恩电脑做成了深圳乃至珠江三角洲第一块金字招牌。

这还只是起步,随后国内第一款学电脑软件,以及《万事无忧》、《畅通无阻》、《随心所欲说英语》等影响了一代人的著名教育软件,皆出自此人之手,堪称国内IT教育启蒙的先驱之一。

然而,真正让他声名鹊起,跻身顶级富豪行列的,还是那款爆火至今的网络游戏《完美世界》。

这款游戏不仅为他带来了泼天富贵,更一举助推其公司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。

接着公司进军影视行业,也同样做得风生水起。

当初国际章跟范老师经典扯头花的那部电影《非常完美》,背后站台的资本大佬,便是这位池老板。

近年的《陆贞传奇》、《男人帮》、《烈火如歌》等热播剧背后也都有他的影子。

更不用说如今口碑爆款仙侠剧《香蜜沉沉烬如霜》。

此人比起周都督、王常田等巨头,似乎声名不显,但能量很大,委实有几分善战者无赫赫之名的意思。

麾下更有郭静宇、刘宁等宿将,完美的底蕴不容小觑。

周余棠对于每一步都踩准了时代脉搏的商界奇人也有点兴趣,此前两人虽然在一些慈善晚会之类的公开场合上有过照面,却也只是客套寒暄,并没有深入交流。

借此契机,当对方通过中间人递来饭局邀请时,是以没有推辞,慨然赴约。

饭局设在京城的小马会所。

这个圈子本就不大,李大狗跟池老板也是有些交情。

周余棠却还是在小马会所重新装修过后第一次来,不由得打量了一番。

环境清幽,格调雅致,大狗哥果然是花了心思。

在穿着旗袍的漂亮妹妹的引导下步入包厢时,池玉峰、郭静宇等人不约而同的起身相迎。

周余棠的目光在他脸上顿了两秒。

池玉峰中等身材,穿着一身商务人士标配的polo衫,面貌平平,只是眉骨较高,山根隆起,倒衬得眼神透着几分智慧的意味。

周余棠恍然想起了那位雷总。

倒不是说两个人外貌相似,而是整体气质,笑起来的时候,又给人一种憨厚老实的感觉,很容易让人心生亲近之意。

但你若是真把他当成是老实人,那才是大错特错。

因为,老实人断然做不到如今这等数百亿身家。

“刚跟老郭说到你!”

池玉峰快步上前,伸出双手与周余棠相握,姿态倒是放得极低:

“早就想约你见上一面,一直怕打扰你的行程,今天终于得偿所愿,真是荣幸。”

“池总客气了。”

周余棠微微一笑,与之轻轻一握便松开。

客套自不可免,待到落座,池玉峰亲自执壶为周余棠斟茶。

只看他动作娴熟,一气呵成,汤橙黄明亮,香气馥郁,周余棠眉毛稍稍上挑。

“听说周先生喜茶,特意备了些,不知合不合口味?”

“这种成色的武夷山大红袍,倒是难得,池总有心了。”

周余棠稳稳端起茶杯,浅浅的喝了一口,旋即稳稳放下,开口赞道。

托青衣美人的福,原本爱喝冰阔乐的大都督,现在也是半个茶道专家。

品茗之后,宴席早备,菜肴依次上桌,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满汉全席。

而是出自名厨之手的江淮菜系,显然也是投周余棠所好,细节之处足见用心。

待到酒过三巡,郭静宇才进入正题:“多谢周总替大家仗义执言,我敬你三杯。”

说话之间,直接把提起酒杯,毫不含糊的连干三杯。

“这不过是小事一桩,这种乱象早该整改。”

“还是周总的话够分量。”

“.”

陈嘟灵刚开始有点不太习惯也不喜欢圈子里的这种饭局文化。

但工作需要,也渐渐的习惯了。

比起那些意动则让女演员当场跳舞助兴的那些出生,自家老板像是个正常人。

倒是这位百亿大佬对自己老板的态度,有些耐人寻味。

陈嘟灵有些意外,但很快了然,肯定是有事相求。

果不其然,结束了商业互吹环节,池玉峰话锋一转,直接进入正题,

“周总,实不相瞒,今日冒昧邀约,是有一事,是听老郭提起江东这边正在筹备一个古装悬疑推理题材的剧,我希望能有机会与江东娱乐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。”

“确实有这么一个题材的项目在规划中。”

周余棠语气从容道:“不过蒋总监前两天还在说,目前手头的项目已经排得很满。这样吧,等剧本完善后,可以先请郭导过目。”

盛唐王朝之气象,也有许多故事可讲。

十多年前《神探狄仁杰》系列火极一时,江东娱乐也在做相关的古装破案类影视剧的剧本开发。

“理解理解,江东出品,向来都是精品,是要多雕琢下。”

池玉峰心思微微一转,脸上难掩笑意,“那我们就静候佳音了。”

跟聪明人交流起来就是轻松。

周都督一诺千金,他方才这话,便是没有要踢完美下车的意思。

既然合作意向初步达成,那就坐等大腿带飞。

池老板见多识广,能言善谈,更有郭静宇在,整个饭局气氛十分融洽。

聊完了影视圈的事情,池玉峰好似想到了什么,转而开口道:“周总,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,不知你是否出席?”

“不出意外的话,会过去一趟。”

周余棠轻抿一口清茶,语气平淡。

他深耕于娱乐领域,但江东也有互联网的布局。

所谓的世界互联网大会,顾名思义便是互联网与科技领域的顶级盛会,每年都会给他发来邀请。

以往都是能推则推,让李爽跟张艺鸣、陈锐叔叔等代表江东出席。

这回是上头的领导发了金牌,周余棠实在推脱不得。

“那真是太好了!”

池玉峰闻言精神一振,笑道:“我在那边认识家开了二十多年的老馆子,用当地湖羊烹制的羊肉堪称一绝,到时候你一定要尝尝。”

世人皆知,江东大都督生平唯好美人、美食。

池玉峰这也算是投其所好,周余棠果然来了兴致,点头赞道:“那倒是不可错过。”

坐在一旁的陈嘟灵对吃的不感兴趣,但对年底的这场盛会,却是心驰神往。

每年的互联网大会,业内群豪齐聚,其中又以双马为最。

但今时不同往日,周都督登顶天朝首富,他的个人影响力如日中天,甚至隐隐的有盖压过双马之势。

陈嘟灵几乎能预见到,自家老板现身乌镇时,将在业内掀起怎样的波澜。

饭局在宾主尽欢中接近尾声,池玉峰做事向来周密,今晚也不例外。

眼见得时间差不多了,便自试探着提议:“周总,时间还早,不如我们换个地方,再小酌几杯?”

“朋友公司签了几个艺术传媒学校的姑娘,都是学舞蹈、声乐的,正好能请你给指导一下。”

自古男人三大铁,此言诚不我欺,江东大都督既喜美色,那当然是逮着软肋猛攻。

池老板早已为周余棠安排好了今晚的大菜。

首都艺术类院校的几位校花级别的小美,早已经安排妥了。

换做是刚跟周余棠的职场小白陈嘟灵,大概会天真的以为真是喝酒。

现在腹黑版小秘书心里嗤笑,池老板果然是不太老实,但她也不觉得意外,甚至连自家老板的婉拒也在意料之中。

“池总的美意,我心领了。”

周余棠只是淡然一笑:“今晚还有些事务需要处理,改日再聚。”

他心里清楚,池玉峰的好意是真的。

但他没有让小头控制大头的习惯。

在外边参加这种局,不可控的风险太大。

万一有人设套,事后闹到网上,那真是社死当场。

再者,最漂亮的那一小撮妹妹都在娱乐圈里。

池老板找的那些小美,在周都督眼里,也不过是庸脂俗粉而已。

……

外界都说北电出导演,中戏产演员。

诚然如此。

像张毅谋、陈诗人、王小帅等出身北电的第五代导演早就扬名立万。

现在年青一代扛旗者,首推周都督。

然后江东三大将也全部都是北电系出身,一个个都很能打。

除去了以上之外,江东家新人导演申奥向来是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有能力的人。

不是谁都能在大学时候就拿到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短片奖。

这次他亲自扛起《轮到你了》拍摄重担,待到杀青回国以后,做了一份详细的总结报告,然后交到了周余棠的手里。

另外,还包括了一份尚未成型的剧本雏形。

来回翻了几遍,周余棠皱眉沉吟,一时间没有说话,申奥心里有些忐忑,挠头道:

“周总,只是暂时有这个想法,目前还不太成熟。”

“这个想法,很重要。”

周余棠放下了剧本,身子朝后一靠,语气里略带了赞许:“以后会有机会的。”

“这么说”

申奥的眼睛倏地便亮如白炽灯泡:“您是答应要做这个项目了!?”

“慢慢来,不急。”

周余棠摇头轻笑:“先做《受益人》吧,让创作中心那边把本子再完善下。”

同样的命题作文,交给不同的人来写,就会有不同的内容与主题。

有人可以拍出令人齿冷的《南京!南京!》,在民族伤痛之上构筑扭曲的叙事。

当然也有人是站在普通华夏人的视角。

真正想通过电影这种方式,用镜头记录那段黑暗屈辱的岁月,也让后人铭记,先辈曾经遭受过何等苦难。

陆太郎是前者。

而申奥无疑是后者。

这也是周余棠欣赏他的地方。

他在霓虹拍戏,顺带着去逛了一圈。

然后就在宫崎县看到了这八纮一宇塔。

这塔建于1940年,也是奉行**的鬼子,为纪念所谓神武天皇即位2600周年而建。

塔名也有说法,源自中国古籍《列子·汤问》,但被鬼子给篡改赋予了新的可笑意义。

即,镇压四面八方气运皆归于一方。

该塔的基座部分,使用了370多块从各国掠夺的石块。

其中多达238块来自中国,这些石头并非普通的建筑材料,它们很多取自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标志性建筑。

如中国的万里长城、泰山、武汉黄鹤楼、南京明故宫、明孝陵、中山陵等地,都是日本侵略罪行的实物证据。

申奥心有所感,就想到了这类题材的电影。

有想法很正常,但真要运作这样的主旋律项目,必然不可能交给没有证明过自己的新人导演身上。

何况眼下他只是停留在鬼子带石块回霓虹的宏观叙事角度。

“切入视角有点问题。”

周余棠直接点了出来:“看过《屠城血证》没有?”

“《屠城血证》?”

申奥略一思忖,很快便想了起来:“是南京电影制片厂拍的那部。”

这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反映南京**的故事片,讲的是金陵黑暗岁月的背景下,一位中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,千方百计将证明日军罪行的照片送出南京的故事。

电影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问世,可谓轰动一时。

作为北电科班出身,阅片积累是基本功。

此时听周余棠一提,申奥便想了起来。

“就是这部片子。”

周余棠神情自若地说道:“你有没有听过华东照相馆的故事?”

“啊?”

申奥大脑有点过载。

周余棠继续说道:“15岁的照相馆学徒罗瑾,在为鬼子军队冲洗胶卷时,发现了记录屠杀暴行的照片,后来想办法将之传了出去,后来作为审判主犯鬼子谷寿夫的关键证据”

“这类电影,用宏大的全景式叙事,就有点缺代入感了,我们可以参考《屠城血证》的叙事方式,把视角放在照相馆学徒罗瑾身上,再把故事地点限定在南京城里的一家照相馆里.”

听到这里,申奥瞳孔地震。

就这一瞬间。

突然有种浑身起鸡皮疙瘩、激动到快要缺氧的感觉.

(本章完)